成功案例

成功案例

b体育:10年只产3台!敲中国竹杠的下场就是4000吨级起


来源:bsport体育 作者:bsport体育网页浏览:1次 时间: 2024-12-23 06:45:39

  没有接触过大型工程的人很难想象,重型设备的能量究竟有多大,世界上没有“力拔山兮”的神仙,也没有名叫“擎天柱”的变形金刚,但却有和他们拥有同样力量的重型机械。

  现代工业发展中,制造这些重型设备的能力,体现了一个国家制造业的顶尖水平,“大国重器”并非自我标榜,而是实实在在的定海神针。

  我国自主研发生产的4000吨级起重机,就是这样一件“大国重器”,它究竟有什么能耐,能让世界为之侧目?它的背后,又有多少不为人知的故事?

  起重机对于很多人来说并不陌生,它可以借助机械的力量,将重物轻松提起,它的原理并不复杂,但是,重型起重机就没那么简单了。

  如果是一个重达4000吨的重物,要把它吊到空中,然后精准安装到指定位置,就需要用到重型起重机,4000吨是什么概念呢?

  而履带式重型起重机,可以将重物吊起后,行驶到指定位置,再将重物准确安装到位,这样的技术,全世界也没有几个国家掌握。

  上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改革开放,大批重点工程陆续上马,越来越多的要用到这种重型起重机,国内没有生产能力,只能向外国租借或是进口。

  当时掌握这种技术的国家只有美国、德国和荷兰等少数几个国家,我国想要进口,他们就会漫天要价,即便愿意支付高得离谱的价格,还不一定能买得到。

  “被宰”的感觉很难受,但是没办法,谁叫人家垄断着技术和市场呢!当时我国生产出了第一台50吨级履带式起重机,可是德国已经达到800吨级,16倍的差距,压得人喘不过气。

  我国的技术人员到德国参加展会,想要学习一下德国的设备技术,却被德国人嘲笑说,反正你们也造不出来,别费这劲了。

  到了2008年,我国已经能够生产接近1000吨级的起重机,而荷兰则达到了3600吨级,虽然差距在缩小,但依然比他们远远领先。

  当时沙特有一项工程,需要吊装一台重1700吨、高92米的洗涤塔,结果被荷兰公司拿下订单,我国则派出工程师进行方案的规划实施。

  本来是我国与荷兰合作的工程,但荷兰公司却对我国人员严防死守,严禁我国工程人员进入起重机驾驶室,还对我国规划的方案提出种种简直不可能实现的苛刻要求,如果达不到,他们就拖延工期。

  郁闷也好,气愤也罢,都解决不了问题,唯有埋头苦干,突破国外的技术垄断,才能有扬眉吐气的那一天。

  孙丽出生于1972年,大学毕业后,22岁的她成为徐工集团的员工,当时的国产起重机还处于50吨级的水平,与世界先进国家差距巨大。

  2002年,徐工集团的领导找到孙丽,希望她能够承担起150吨级履带起重机的塔臂研发任务,当时孙丽的女儿出生还不到半年,正是最需要妈妈陪伴的时候,几经权衡之后,孙丽接下了这个“重量级”的任务。

  从此,她马不停蹄的在全国跑,去采集一线工程数据,利用晚上的时间,熬夜计算数据,设计图纸。历时一年多,终于研发出150吨级的履带式起重机,由她主持建立的塔式工况应用成果,还被选入机械工程教材。

  此后,孙丽再接再厉,接连突破260吨级、350吨级起重机的技术,犹如一场漫长的追逐赛,孙丽在慢慢加速。

  2010年,新的征程与目标摆在了孙丽眼前,由她带领近百人的研发团队,开始向千吨以上级起重机发起冲击,这就像是一个瓶颈,一旦突破,后面的路会越来越顺畅,但是比起之前的成果,实现这一突破谈何容易。

  没有任何参考模型,一切都得自己摸索,单是一个产品的概念设计,就让整个团队都殚精竭虑,足足花费了一年多的时间。

  吃不好饭,睡不好觉,满脑子除了数据与图纸,就再也装不下任何东西,孙丽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瘦下去,不到半年,就瘦了20多斤。

  为了突破一车两用技术瓶颈,她带领团队深入研究大型工程施工工法,不断对设计思路进行修改和优化。

  没有人知道那段时间,有多少方案在她脑海中被推翻,就像是一个在丛林中追逐萤火虫的小女孩,那点光亮始终在前方,似乎触手可及,但却又始终难以和她若即若离。

  最终,孙丽大胆采用新理念和新技术,一举难关,于2013年研制出国产4000吨级履带式起重机XGC88000,让我国在该领域的技术领先全球,填补了国家多项技术空白。

  2019年,还是沙特,还是荷兰公司,在国际竞标中,我国4000吨级起重机以绝对优势取得胜利,国外相关企业纷纷侧目,由衷感叹道:“低估中国是一个错误”。

  在沙特石油项目中,XGC88000展现出它强悍的实力,这个价值2亿元的“巨无霸”,拥有超过200米的臂长,相当于70层的高楼,它的任务是吊起一个2000吨重的洗涤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