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助力乡村振兴,文化传承精湛技艺。10月25日,天津大学举办的“2022年葫芦制作技艺高级研修班”在天津市津南区北闸口镇前进村开班。此次高级研修班将活动主场设置在乡村,秉持“乡村振兴战略”的理念,为非遗传承人、乡村振兴带头人和村民搭建沟通平台,一方面力求让一部分非遗传承人成为“非遗助力乡村振兴”的先锋力量,促进乡村文化与经济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让更多的村民和乡村振兴带头人,有机会接触当代非遗保护的新方法和新理念,从而能够带动一方非遗的发展,在非遗扶贫、助力乡村发展中能发挥作用。
今天,随着文化理念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非遗传承打开了新的局面,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非遗传承面临新的机遇和问题。如何探索一条非遗传承的新路径,是非遗传承工作者必须面对的。
金黄的稻田、青瓦白墙的民宿小院、绿色生态的林下经济和鱼塘蟹塘、以家和万事兴为主题的家风广场、村史馆·民俗文化馆……这些都是津南区北闸口镇前进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成果。居住环境的改善、产业的升级换代、文明风貌的焕然一新,让村民对美好生活有了更多憧憬,游人对体验乡村田园生活也有了更多向往。
天津大学已经连续多年举办非遗传承研修班,此次“2022年葫芦制作技艺高级研修班”,是首次将研培课堂设置在乡村中,以便更好利用宝贵乡村文化资源,同时让村民在和非遗学员的交流中获得收益,从实际上体现出“非遗助力乡村振兴”这一特点。在为期一个月的时间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诸位专家齐聚北闸口镇前进村,为传承人进行多样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教学,不仅有专业理论类课程和衍生品设计开发课程,还围绕专题进行主题交流、案例研讨、创意实践、项目策划实践等。此外,传承人还将深入乡村调研考察,与村民和乡村振兴带头人在交流中互相进步,共同提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精神根基之一便是沁入中华大地之中的、历史悠远的农耕文明。乡村文化凝聚着中华先民的智慧与创造力,承载着中华儿女的集体记忆,也为当下国人的文化生活打上了精神烙印。如今很多非遗项目,正是根植于乡村文化之中的,也成为乡村文化的代表符号之一。非遗传承离不开乡村的沃土。随着非遗保护理念深入人心,近年来,各地深入开展非遗保护传承,挖掘和合理利用非遗资源。与此同时,“非遗进校园”“非遗进景区”等活动广泛开展,越来越多非遗项目融入人们的生产生活。乡村振兴战略,更是给非遗传承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思路和施展的舞台。
天津市乡村振兴局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处处长赵国华介绍:几年前,前进村还是脱贫攻坚期间天津市委研究室结对帮扶的困难村。几年间,村子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是天津乡村振兴示范村。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民间传统手工艺愈加受到关注,前进村也着力于引进文化资源。习总强调,乡村振兴不仅要“塑形”,而且要“铸魂”。作为文化振兴的重要内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推动乡村振兴“铸魂”方面大有可为。将此次研修班设置在前进村,就是希望各位传承人不断丰富发展传统技艺,力争在推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将手工艺传统融入进来。
今天,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新农村的新面貌屡屡打破人们对传统乡村的刻板印象。根植于乡村沃土的那些非遗项目,面对变迁中的自然、人文环境又该如何传承呢?很多非遗传承人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天津大学非遗传承人研培计划项目负责人马知遥教授,在进行非遗保护调研的过程中,走访了很多村落。他介绍:一些乡村的年轻多在外地或是附近镇子、开发区的企业里打工,老年人在村子里居住。年轻人逢年过节才会回来。如果按照原先的经验,这样的村子可能会很荒芜、破败,成为空巢村。但是,如今我却看到,很多这样的村子,变得道路整洁、村容优美。几万亩的农田集体机械化播种、收割,直升机、无人机播撒农药、化肥,粮食年年增产。空闲的民房被民宿开发公司承包搞休闲旅游经营。村民每年可以获得多种收益。村子里的志愿者积极参与村子共建,村干部都是清一色的大学生,管理思路很开阔。这样的村子越来越多。村子里的基础设施现代化了,越来越多走出去的年轻人愿意在放假时回乡小住、团聚。
“这样的变化也产生了一些新问题。很多非遗的诞生,是基于人们过去的乡村生产生活方式,如今生产生活方式变了,非遗传承将如何进行?”马知遥说,“时代和环境变化很快,很多传统习俗包括一些非遗都不再出现在当下的生活中了,这其实不利于非遗的保护,但是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机遇,例如一些村子把乡村习俗作为旅游项目开发,让游客体验插秧种稻、扎稻草人、剪窗花等项目。还有的村子移植了另一些传统文化习俗到村子里,比如给即将上学的孩子穿上汉服做开笔礼。这其实也是一种传统文化教育,传统还在,只不过变了一种传承的方式。传承人群也不仅是本村或周边的村民,也面向游客进行推广。非遗在不断的创新中,以新的形式与现代生活融在一起了,我觉得这些都是很好的尝试。”
本期研培活动开班仪式之后,文旅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原一级巡视员、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展示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主任马盛德做了题为《非遗保护的核心理念》的报告。
谈到今天非遗传承的变与不变,马盛德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在我国最早出现于《文化学辞典》中,它是抽象的精神财富。非遗应该强调“传艺、传技、传精神”,核心精神是文化精神的传与承,而不是物质。非遗不在博物馆、不在图书馆、不在数据库,而是活在人们鲜活的生活里、社区里。非遗不是文物。为了立档而立档或者仅仅在遗产消失之前做记录称不上保护,为了满足研究者科学好奇心的研究称不上保护,除非它能够直接为巩固非遗生命力作出贡献。确保非遗生命力才是真正的保护。活态保护与活态传承是非遗的根本属性,牢固树立“活态传承”是非遗保护的核心思想。共享性是非遗的重要特性。同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流变中形成新的不同的特质。我们尊重遗产在适应各自环境中所呈现的特质。在地区间的交流和对话中增进了解,促进对遗产源流及发展方向的深入研究,是我们保护、弘扬遗产应秉持的正确态度。最后,非遗保护工作是一项国际化、世界性的话题,保护非遗的最终目的是保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见证人类的创造力。
如今,大数据显示,在非遗传承人中,“80后”“90后”人群占比逐年增大,而非遗手工艺品的消费主力军也是“90后”人群。年轻一代给非遗传承注入了有生力量,也提出了更多新的需求。传统工艺如何去变现?怎样将古老非遗的艺术特色与年轻人审美需求、生活方式相结合?成为很多非遗传承人在创作时不断思考的问题。
在与非遗传承人交流的过程中,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刘铁梁,从民俗学研究者的角度,给出了一些建议:以葫芦制作技艺为例,它的出现一定与一些特定的生活方式相关。作为制作者,也需要有一种研究的意识和学术研究的思考,要去琢磨葫芦工艺品的创作方向究竟在哪?通过哪些渠道来影响社会?葫芦制作技艺和作品怎样产生社会作用?这是很实际的问题。我个人认为,首先,从当下社会来看,这类工艺品面向游客销售,跟当前的旅游生活方式相关。葫芦的制作工艺,最初可能和某些家庭把玩器物的生活方式相关,也和以葫芦作为生活工具相关。但是今天已经很少有人拿葫芦做生活工具了,主要是作为一种满足欣赏需求的艺术品来加以利用,来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真正普通老百姓怎么去运用葫芦,这方面我希望创作者要有民俗研究意识,也就是对于消费者,他的生活习惯、审美心理更多地加以调查研究或交流。在做宣传的时候,也不要过分强调文化意蕴,完全不接地气了,也是有问题的,大众可能是不买单的。对传统的强调,不是玄而又玄地对古老文化意蕴进行解读,而是你真正通过所创作的产品,促进社会情感之间的实际交流,我觉得这个恐怕是更重要的。
今天,已经有很多非遗传承人,在不断拓宽自我造血功能。他们之中,有的通过联合抱团取暖,分工合作,打通了产品的上下游产业,扩大了非遗产品的加工和销售渠道;有的非遗传承人联合艺术院校设计开发非遗文创产品,以购买版权的方式开发新产品;有的非遗传承人,为民宿企业进行非遗软装产品的设计和采购;有的非遗传承人,熟悉非遗政策和申报流程,成为“非遗经纪人”,提供各级非遗项目整理申报服务。
“让非遗变现是让非遗传承人有尊严地活着。如果我们掌握了非遗,手里拿着金饭碗却喝了西北风,只能说我们的非遗保护一定是有问题的,没有真正地保护。”马知遥说,“保护非遗,一方面是要改善作为非遗传承主体的人的生活条件,不能让非遗传承人光靠情怀活着。另一方面是实现非遗活态传承,非遗要走进民间、走入日常生活,这样非遗才有可能延续下来,持续性地发展。这都需要传承者勇敢创新。”
“非遗是历史遗留下来的,不是今天能够打造的。非遗也是不断地被再创造的,是人类的创造性产物。保护它的目的,首先是保存人类的创造能量,寻求人类与其既往的联系,使人类加深对自身的认识,仰视自身已经达到的创造高峰,以便激励今天的创造。这些文化表现形式,见证了人类的创造力。”马盛德表示。
官方网站:http://www.dlcygl.com/
地址:重庆市九龙坡区九龙工业园区
全国热线:183-2324-4401
技术支持:b体育技术部
备案号:蜀ICP备120093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