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体育:丨新泰 “链式效应”夯实县域经济“底盘”
来源:bsport体育
作者:bsport体育网页浏览:1次 时间: 2024-12-23 06:46:12
夏末秋初,走进新泰市羊流镇智能制造产业园,一片热气腾腾的建设景象——投资1.3亿元的龙辉起重智能柔性生产线亿元的天炬起重电动葫芦、投资0.6亿元的泰鑫通用智能抓斗项目正在抓紧施工建设,11月份将全面运营投产。值得关注的是,这三个项目皆是智能起重产业,园区目前已引入相关配套企业 18 家,让产业链条更加坚实。
一个个重大项目落地生根、源头发力;一项项新技术走出实验室、进入车间;一个个产业链加速崛起,发展效质稳步提升……近年来,新泰市聚焦重点工业企业,围绕龙头企业和优势产业加以分析,突出延链补链强链,不断加快产业集聚,增强增粗产业链条,以生生不息的“链式效应”推动产业纵向延伸、横向拓展、深度融合,为经济提速提供持续强劲动力,夯实了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底盘。
5G实时传输起重机作业图像、数字化分析设备故障、远程遥控起重机…… 在山东龙辉起重机械有限公司,记者看到这家企业处处充满了“科技感”和“智能化”。公司总经理和辉指着车间内的大屏幕对记者介绍,“每天的出货量、生产量、耗损率、中标数等企业生产核心数据,都能通过大屏显示,让管理层和员工对生产经营情况了如指掌。”
作为起重机械的龙头企业,山东龙辉是一家专业从事起重机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安装维保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8月份,尽管受到新冠疫情影响,但企业依然实现了销售收入1.7亿元,同比增长40%,税收820万元,同比增长27%的喜人业绩。
在新泰,像龙辉这样的规模以上起重企业还有 26 家,涵盖了研发、制造、销售的全产业链体系,年产值近 50 亿元,是全国第二大起重机规模集群。
发展热潮激荡的背后,是新泰市营商环境的不断创新突破:实施审批服务“五大提升工程”、企业开办“1545”服务,“最多跑一次”事项达到99.22%,可全程网办率99.23%,“一业一证”扩大至50个行业。新泰在全国县域城市信用监测排名中稳居前十名。
“全链条”发展“大产业”,点多面广、任务繁重,必须采取精准发力的战术。为此,新泰采取数字赋能、技改扩能、转型提能、培植新动能的综合措施,梳理确定起重机械、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输变电等重点产业链发展方向,持续“补链、延链、强链”。全市形成了输变电设备、汽车装备、起重机械等5个百亿级产业集群,以及包装材料、高端化工等3个五十亿级产业集群。
“我们的精密齿轮和多向模锻项目全部投产后,企业年可生产精密齿轮2000万件、锻件10万吨,将成为全国规模最大、技术力量最雄厚、智能化水平最高的重卡齿轮生产基地。”在山东润通齿轮集团有限公司智能化生产车间,只有为数不多的操作工人,生产线上智能机械手正有条不絮的工作,各种成品齿轮在生产线末端很快排成了一列纵队。面对接踵而至的订单,公司董事长李明东这样描绘发展愿景。
依托润通齿轮、德泰机械、昊达汽配等“头部企业”和国泰汽车产业园配套优势 ,新泰市积极引进电机、电控、电池、变速箱等零部件优势企业及整车企业,加快泰山汽车智能制造产业基地、鲁川商用汽车零部件、安途国家级检测中心及刹车片等重点项目建设,推动从车桥、齿轮、轮毂、刹车片等零部件到整车的协同发展。全市现有汽车及零部件企业 227 家,有六大品系近万种汽配产品,是全国中重型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
“追根溯源”产业链上游项目,“顺藤摸瓜”产业链下游项目,引进多家配链补链企业……为延伸产业链条,新泰瞄准“四新”“四最”,组建北京、上海、深圳3个招商专班,“走出去、请进来,面对面、线连线”并举,不断招大引强。1-7月份,引进签约金乾多智能传动设备科技产业园、新融实业等项目62个;全市境内招商引资到位资金项目38个,到位市外资金24.97亿元,内资“十强”产业到位资金项目22个,到位省外资金19.91亿元。
加快发展优势产业链,是打造“区域品牌”、拉动“区域经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新泰市通过不断提升“一核四区七园”重点产业园区承载能力,打造“6+4+N”工业体系,大力培植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11条重点产业链,1-7月份,全市完成工业总产值250.4亿元,同比增长20.3%。
“我们的产品在出厂前要执行最严苛的欧洲标准进行检验,每一片产品要完成所有的实验项目才允许出厂。”根据不同的客户要求,工况和路况,定向研制不同的产品和配方,是山东安途制动材料有限公司的研发工程师万建林的主要工作。 作为一家集科研、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高端商用车刹车片研发生产企业,安途每年都将销售收入的5%以上投入研发,这让工程师万建林找到了施展拳脚的舞台。 近年来,新泰市紧紧扭住创新驱动这一关键,通过构建“六个一”创新平台体系,建成12家重点产业研究院,引进创新团队56个,实施成果转化106项;以启迪之星综合孵化器为核心,构建“1+N”孵化网络,建成省级以上众创空间、孵化器5家; 采取自建、共建、异地建等措施,推动全市规模以上企业、70%以上的小企业设立技术中心。同时,按照创新链建设东、西、南、北四大科创小镇,相继建成中关村信息谷、泰安中德智能制造技术公共服务平台、新泰产业技术研究院、山东大学新泰工业技术研究院等“4+N”创新创业高地,让科技研发和创新成果成为产业发展的蓬勃动力。(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刘涛 通讯员 高相来 赵洁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