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明镜周刊派出记者马丁走访上海,他转了一圈后,沮丧地写道:“中国车间里的葫芦吊、长板凳、橡皮榔头,都是我爷爷辈的生产方式。”
那年,一位老人应邀去日本访问,他坐在疾驰的新干线上远眺,转身对身边的工作人员斩钉截铁地说:“就像推着我们跑一样,我们现在很需要跑。”
此时的中国人正争相观看一部名为《第三次浪潮》的内部片,这是根据美国作家阿托夫勒同名著作拍摄的纪录片。
上至政府机构的大礼堂,下至普通学校的放映室,这部从一万年前农业讲到三百年的工业,再到电脑掀起的信息时代的影片,彻底震撼了国人。
随即,三联出版社以“内部发行”名义出版《第三次浪潮》,首印3000册,供不应求。最后不断加印,数年累计发行数百万册,成为当时最畅销的引进书籍。
1986年,因为“第三次浪潮”的影响,四位国内著名科学家,最终促成了“863计划”的出台。
带着拓荒时代的草莽无畏,无数印着Made in China的中国商品漂洋过海,成为“地球村”的新主角。
同一年,摩根斯坦利总经理史蒂芬·罗奇,将二十次访华观感集中出书,书名叫《全世界唯一的增长故事》。
2005年,出口数据显示,全球2/3影印机、1/2微波炉、2/5个人电脑、1/3电视机和空调、1/4洗碗机以及1/5冰箱,皆为中国制造。
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反超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之后的第二大经济体,让世界重新眺望这个不可思议的国度。
再次拥抱世界的中国,牢牢把握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的大势,中国制造业从无到有,逐渐建设成为包含31个大类、179个中类和609个小类的工业体系,成为全球产业门类最齐全、产业体系最完整的制造业大国。
十年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从2012年的16.98万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31.4万亿元,占全球比重从22.5%提高到近30%,持续保持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地位。
经济的繁荣带动着科技进步,十年间,中国各类技术密集型的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分别由2012年的7.4万亿元、3.8万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12.8万亿元、6.3万亿元,制造业中间品贸易在全球的占比达到20%左右,入围世界品牌500强的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品牌数量从过去的10个增加到24个。
截至2022年,上海振华重工的岸桥产品占全球市场的82%、深圳大疆无人机占全球市场的75%、广东中山的灯饰占全球市场的70%、河南许昌的假发占全球市场的60%、江苏南通的床上用品占全球市场的60%……
一路疾奔的中国制造从数量到质量都有了全面提升,世界50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有四成以上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
我国汽车保有量从2010年的0.78亿辆已增长到目前的3.2亿辆,特别是新能源汽车,产量已连续7年位居世界第一,新能源车出口更占到世界汽车市场的66%。
从昔日令人艳羡的“大哥大”,到如今人手一部的智能手机,中国的5G手机出货量达到2.7亿部,占同期手机出货量的75.9%,出口手机占世界市场的23%。
不过,世界的航程并非一帆风顺,漫长的供应链穿梭各国,牵一发而动全身,唯有求新,求变,才能继续保持航速。
十年间,中国制造业研发投入强度从2012年的0.85%增加到2021年的1.54%,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平均研发强度达到10.3%,570多家工业企业入围全球研发投入2500强。
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营业收入从2012年的21.7万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40.24万亿元,有58家制造业企业进入2021年世界500强榜单,比2012年增加27家。中小企业专业化能力显著提升,截至2021年底,已培育4万多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700多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00多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在此期间,大国重器纷纷登台亮相,“蛟龙”潜海、双龙探极、C919试飞、“嫦娥”揽月、“北斗”组网、“九章”问世,一大批重大标志性创新成果引领中国制造业不断攀上新的高度。
但是,经历了疫情肆虐的凛冬,又逢世界经济的停摆,全球制造业引擎缓缓冷却,包括中国在内,都急需找寻重启的动力来源。
今年7月,德国大众宣布,将投资约10亿欧元,在安徽合肥建立一个全新的电动智能网联汽车研发、创新和采购中心,这也将是大众在华最大的科技和创新中心。
作为中部省份崛起的代表,安徽合肥已被纳入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与南京、杭州并列,成为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
过去十年,在招商引资上引入的投行模式屡获成功,被外界称为“最牛风投城市”,引来国内诸多城市跟风学习。
同时,合肥利用科创资源基础,连续在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上走出一条耀眼的道路,规上工业总产值已突破万亿。
最近十年,合肥更连续完成了7个千亿GDP的跨越,2023年上半年,已经超过福州、泉州,挺进全国前20强。
可以说,那些纷至沓来的企业,除了感受到来自安徽的产业和区位优势,更是看到中科大背后强大的科技人才储备。
汹涌的数字化浪潮其实已经描绘了新世界,一面是蓄势待发的万物,另一面是充满想象有待开拓的莽原。
数字时代背景下,世界制造业依附的现代工业打造的是其筋骨,而数字化赋予其灵魂,新的章节也即将开篇。
这场由国家有关部委、单位和安徽省政府共同连续举办了 5届的世界制造业盛会,将围绕大国制造、优势产业链、数字化转型、全国专精特新“小巨人”等核心展示板块进行。
同时还将按照“1+6+11+21+21”设置,即1场开幕式暨主旨论坛、6场“六百”项目对接活动、11场专题活动、21场论坛活动以及21场各市开展的活动。
此次大会,将邀请全球制造业领域1200余位重量级嘉宾,以及60余家世界500强及跨国公司的300多位外方代表参会。
1896年,李鸿章从欧洲来到美国访问后,被蒸汽机车和摩天大楼所震撼,感慨中国正遭遇“三千年未有之变局”。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